2 /14 情人節,吃巧克力來保護好心情吧!

by | 2 月 12, 2022 | 營養, 營養流行話題 | 0 comments

時序又即將來到一年一度的 2 月 14 日,也就是情人節(Valentine’s Day)!打從我有這個節日的記憶以來,它就一直和巧克力連結在一起,在這日子前在百貨公司總會看到許多包裝精美或是造型美麗的巧克力商品。
如果你有興趣知道情人節的典故,可以到中文版的維基百科了解一下喔!
今日我們常吃的巧克力其實是經過相當歲月的演變才變成現在的樣子,《你不可不知的世界史》有完整寫到百年來可可在世界的流傳與型態的演進,如果你對巧克力的歷史有興趣可以找這本書來閱讀喔!

巧克力是苦水

原產於亞馬遜河流域的梧桐科的可可種子,是巧克力的原料,其種子乾燥、磨成粉末後即是「可可」。原本中美洲的阿茲特克人、馬雅人稱可可樹或其果實為「ka-ka-atoru」、「kakau」,卻在以訛傳訛下變成了「cocoa(可可)」的稱呼。

可可的學名是 Theobroma cacao,其中的「Theo」是男性神、「broma」是食物的意思,串起來就是的意思是「神的食物」。

因為人們稱讚其美味,而有了這樣的美譽。也飲此,可可是足以代表「新大陸」的高貴嗜好。

可可的收穫是在植樹後的第四年開始,往後的二十年至二十五年間皆是收穫期。其長 15 公分至 20 公分的紡錐形果實裡篩滿了 40 粒左右的種子,平均一株樹每年約可採收 70 – 80 顆的果實。

中美洲的馬雅人與阿茲特克人將可可的種子與玉蜀黍的種子一同搗碎後,加水熬煮再添加辣椒,製成黏稠狀的嗆辣飲料。

墨西哥高原的阿茲特克人稱奇為「chocolart(苦水)」,而這就是英語 Chocolate 的字源。

而近代巧克力的發展,《巧克力時尚之旅》這本書給你也是值得推薦的一本書,能知道目前舉世聞名巧克力的品牌故事,如 Valrhona(法芙娜)、瑞士蓮,還有可可豆品種的知識喔。儘管此書已經絕版了,但你也許能在各地的圖書館找到它的蹤跡。

吃巧克力與中風之間的關係:大規模前瞻世代研究

如果你有注意過巧克力相關的健康新聞,或許曾耳聞巧克力含有豐富的黃酮類化合物,對心血管健康是有正面的幫助,實際上也確實有不少的研究發現這樣的可能性,但卻一直缺少大規模的研究來進一步支持這些發現。

一篇由大阪大學大學院醫學系研究科・醫學部團隊發表在《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期刊的研究進行了大規模的前瞻世代研究,試圖找出吃巧克力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係。

研究總共有 38,182 位男性及 46,415 位女性為對象,他們的年齡在 44 到 76 歲之間,在一開始的 1995 與 1998 年的時候,所有的參與者都沒有心血管疾病,分別追蹤到 2009 與 2010 年。研究者們從飲食頻率問卷獲得參與者們平常吃了多少巧克力,並以此去進行統計分析。

追蹤期間,總共有 3,558 個中風案例,其中有 2,146 例是腦梗塞,1,396 例是出血性中風。在調整年齡、BMI、生活方式、飲食與其他危險因子之後,發現巧克力能顯著降低女性中風的風險,不過…男性卻沒有出現什麼差異。

也就是說從這份新研究的結果,我們可以得知吃女性吃巧克力能獲得保護心血管的好處,至於男性… 可能有些因子干擾吧!(苦笑)

這項研究也不說就是只要吃巧克力就會預防中風,各項疾病預防都與我們整體的生活型態有關,覺不是單一因素就可以解決的喔!!

延伸閱讀:開啟健康的生活型態減少疾病風險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