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腎或護腎? 你應該知道的 5 種腎功能下降跡象

by | 1 月 2, 2023 | 營養, 特殊時期營養紅綠燈 | 0 comments

常聽聞「冬季養身宜養腎」,而在臨床照護病人的經驗中,冬季卻是腎臟病的「旺季」,這現象很值得反思「養腎」與「護腎」之間的差異。

《黃帝內經》記載:「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髮,其充在骨,爲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從中醫觀點來看,寒冬是滋陰補腎的最佳時節。國人亦喜好冬令進補,除了藥膳燉補,薑母鴨、麻油雞、羊肉爐、火鍋等也是驅寒保暖常見的料理。

但因湯品中的鈉、鉀、磷離子的含量高,對於腎臟功能不好的人,反而易加速病情惡化。若同時合併血糖、血壓、血脂、痛風等問題的患者,更應謹慎選擇飲食來保護腎臟功能。

冬季養藏,滋補前應先掌握自身健康狀況

根據衛福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統計,「急性腎衰竭及慢性腎臟疾病」近年來都是醫療費用支出第一名,儼然造成龐大的社會負擔。但因腎臟病早期較無症狀,所以易被忽略。

要避免養腎不成,反而吃壞腎臟,首先應瞭解自身是否為腎臟病的高危險族群,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痛風、肥胖、泌尿道結石、65 歲以上老年人、長期服用藥物、有腎臟病家族史、抽菸等。

除了定期安排健康檢查之外,平時也要注意身體的症狀,若有出現以下徵兆,則要有所警覺,儘早就醫檢查,進行飲食調整。

1.蛋白尿(proteinuria)

因腎功能出現異常時,尿液中會含高濃度的蛋白質,所以導致小便時會出現不易消退的泡沫,所以又稱為「泡泡尿」。

可於每日早上如廁後,檢視小便的狀態,有時因尿液流速快會造成的泡沫現象,通常在30秒左右就會消失,若是因為蛋白尿造成的泡沫,則會持續數分鐘仍存在。

另外,蛋白尿也有可能伴隨著尿液帶血、夜尿次數頻繁、排尿困難或疼痛等症狀。但蛋白尿可以是腎臟疾病的初步徵象,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尚需進一步追蹤檢查。

2.水腫(edema)

腎臟是身體主要調節水分及鹽分的器官,當腎功能出現問題,調節能力變差,水分因代謝不良而堆積在體內,會造成眼瞼浮腫或臉、手腳水腫。

可試著按壓小腿脛骨部位,壓腫脹部位 5 秒後放開,觀察皮膚是否有持續出現凹陷情形,正常皮膚具有彈性,會自動回復原狀。另外,也要注意是否有排尿量減少,晚上體重較白天重、夜尿、穿不下鞋等情形。

但下肢水腫並不表示腎功能一定出現問題,造成水腫的原因亦有可能是心臟或肝臟功能缺損、高血壓、下肢靜脈瓣膜逆流、內分泌功能異常或藥物副作用等原因,若發現在水腫症狀,仍應就醫診斷。

3.血壓上升(high/worsening blood pressure)

腎臟有排除水分、鹽分的功能,也會分泌腎素(renin),這些都能協助調控血壓。一旦腎功能出現問題,血管內滯留過多的水分和鈉離子,腎素分泌失調,就會造成血壓上升。

而高血壓同樣也會傷害腎臟血管,引起血管硬化、狹窄、血流不足,進而造成腎絲球缺血、腎小管萎縮及腎臟纖維化,導致腎絲球內壓升高,降低腎絲球的過濾率,增加蛋白質流失。

所以長期腎臟病會造成高血壓,而高血壓也會引發腎臟疾病的發生。原本就有高血壓問題者,應定期檢查腎功能,而血壓莫名升高時,也要注意是否是腎功能出現異常。

4.貧血(anemia)

腎臟負責製造紅血球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來刺激骨髓產生紅血球,維持正常造血功能。一旦腎功能下降,分泌紅血球生成素的能力也會隨之影響,導致造血功能不佳,而引發貧血問題。若沒有腸胃道出血問題,飲食營養也很充足均衡,但仍出現貧血問題,就要特別小心了。

5.疲倦(fatigue)

腎臟功能不佳時,因血液中的毒素和雜質不易代謝,而積累在體內,會使人感到疲倦、虛弱、無力感、沒精神、注意力難以集中。但不論是睡眠問題、心理壓力、內分泌失調、減染疾病,或者是身體有器官功能異常時,都有可能引起這些症狀。

所以當長期莫名感到異常疲憊,又伴隨有蛋白尿、血壓上升、水腫、皮膚乾燥與搔養、肌肉痙攣、失眠、不易入睡、夜間頻尿、噁心感、食慾不振、口腔有異味等症狀時,一定要就醫檢查。

根據體況,適當飲食。腎也,慎也。

台灣罹患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的人數眾多,而近半數的洗腎患者是因糖尿病控制不佳,導致腎功能惡化進入透析階段。許多醫學文獻證據表明飲食習慣與慢性腎臟病的發生與發展有關。

而國人的飲食充沛,其中蛋白質的攝取量普遍都過高,加上飲食西化,不但食物都過於精緻,再加上紅肉和加工食品、鈉和含糖飲料的攝入量也都偏高,而這些恰恰是增加腎臟負擔的主要食物。若是再加上不適宜的進補飲食,反而會適得其反。

想要保護腎臟,除了平時就多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有無出現警訊徵兆,在飲食上要把握基本原則「多纖維、多蔬菜、多喝水」,烹調則要「少鹽、少油、少糖」,生活上「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亂吃來路不明的藥物」、還要避免「腹部肥胖,降低代謝症候群發生的機率」。

日常飲食吃對了、保持好習慣,並協同醫師和營養師的專業照護,養身健體的功效會更好!

延伸閱讀:二十年臨床營養治療經驗,翻轉健康生活的新視野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