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沉默的英雄:從生活習慣到飲食,全面解析腎臟保健

by | 12 月 21, 2024 | 營養 | 0 comments

Emma 營養慢談 S2EP.4 邀請了腎臟科醫師李孟鴻來談論腎臟健康。節目主持人和營養師 Emma 從李醫師的門診經驗出發,探討了現代人生活中容易傷害腎臟的習慣,並提供保護腎臟的飲食建議。

年輕族群不可輕忽的危機:腎病年輕化趨勢

腎病年輕化是一個趨勢,主要原因是三高和肥胖問題在年輕族群中的盛行率提高。雖然目前洗腎患者的平均年齡仍在 67 歲左右,但如果早期腎病的趨勢沒有得到控制,未來 20 年後,洗腎患者的年齡層可能會下降。

節目中提出了「泡水高平倦」的口訣來幫助大家記憶腎臟病的徵兆:

  • 泡: 小便有泡泡,可能是蛋白尿。
  • 水: 水腫,可能出現在下肢或身體其他部位。
  • 高: 高血壓,腎臟病到某個階段就會表現出高血壓。
  • 貧血,特別是在慢性腎臟病第四、五期,也就是腎衰竭邊緣的時候,貧血的表現就是其中一個徵兆。
  • 倦: 倦怠無力,因為身體的代謝廢物沒有辦法適當的排除,加上水分也沒有適當移除,會表現出來就是倦怠。

然而,出現這些症狀時,腎臟通常已經受到了損傷。因此,預防和早期介入非常重要。瑪 營養師建議,如果有三高家族史、血壓開始升高、血脂異常等情況,應該提早進行血液和尿液指標的追蹤,例如自費做微量白蛋白尿檢查。

現代生活的隱形殺手

李醫師和 Emma 都觀察到,現代人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習慣會傷害腎臟:

  • 喝水不足: 許多人不喜欢喝水,而是喜歡喝咖啡或茶。
  • 攝取過多甜食和高澱粉食物: 例如手搖飲料、珍奶、雞排等。
  • 血脂過高: 與新陳代謝問題有關。
  • 慢性發炎: 壓力、晚睡、工作壓力等都可能導致慢性發炎,進而造成腎臟負擔。

李醫師強調,腎臟保健的飲食重點不是限制特定食物,而是要注重均衡的營養比例和健康的烹調方式。

Emma 的餐廳「BEVert微翠食光」就是以預防慢性腎病為核心理念,在設計餐盤時強調三大營養素的比例,並使用新鮮食材和天然香料來調味,以減少鹽分的攝取。

對於已經出現尿蛋白的人來說,李醫師建議不要過度恐慌,而是應該諮詢醫師,進行進一步的檢查,以確定尿蛋白的原因和程度。

尿蛋白可能是生理性的,例如運動、站太久、發炎感染等,也可能是病理性的,例如糖尿病、高血壓、自體免疫疾病等。

積極治療與生活調整,延緩腎病進展

李醫師認為,積極的治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延緩腎病的進展,讓患者保有希望,而不是消極地等待洗腎。他提到,近年來出現了許多新的藥物,例如排糖藥、GLP1RA 等,可以有效延緩腎病的進展,並保護其他器官。

節目最後呼籲大家,腎臟健康非常重要,應該從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以保護腎臟,健康老化。

內容整理自 Emma Talks podcast –【S2EP.4】「腎病有年輕化趨勢嗎?」現代人最容易忽略的護腎關鍵 ft. 李孟鴻醫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