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應四季變化,吃出健康好氣色:營養師Emma的節氣養生飲食指南

by | 12 月 29, 2024 | 營養 | 0 comments

現代人生活忙碌,飲食常常不規律,加上氣候變遷劇烈,身體更容易出現各種不適。營養師 Emma 在節目中分享多年來的觀察心得,發現人體的生理狀況與四季變化息息相關,並呼籲大家重視節氣養生,透過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來維持身體健康。  

節氣與身體的連結:中醫智慧的驗證

Emma 營養師最初是從客戶身上觀察到,季節轉換時,許多人的身體狀況會出現規律性的變化,例如季節交替時容易出現腸胃不適。   她進一步研究中醫理論,發現老祖宗的智慧與她的觀察不謀而合,更加確立了節氣養生的觀念。  

雖然現代氣候變遷劇烈,四季變化不如以往明顯,但春夏秋冬的大方向依然存在。   因此,我們仍然可以參考節氣的變化,提前做好身體保養,順應自然節奏,維持健康。

四季養生重點,吃對食物更健康

  • 春季養肝排毒: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也是肝臟排毒的最佳時機。   建議多攝取護肝營養素,例如維生素A、胺基酸等,可以多吃紅蘿蔔等食物,並保持充足睡眠。  
  • 夏季顧腸胃、補水分:夏天炎熱,容易食慾不振,更要注意腸胃保養,避免過度食用生冷食物。此外,也要注意水分補充,建議多吃瓜類幫助利尿消暑。  
  • 秋季抗發炎、穩情緒:秋天容易感到憂鬱,呼吸道也較脆弱。   這個季節要著重抗發炎和神經系統的保養,可以參考節目先前關於「抗發炎飲食」和「情緒與身體連結」的內容。  
  • 冬季補內分泌、護心血管:冬天天氣寒冷,人體需要儲存能量,因此要特別注重內分泌系統和心血管的保養,避免用節食的方式減肥。   建議補充優質蛋白質和油脂,例如羊肉爐、麻油雞等,幫助荷爾蒙合成。  

冬季進補:以燉湯為主,補充營養

冬天適合以燉湯方式進補,透過長時間燉煮,將蛋白質分解成小分子胺基酸,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羊肉爐、麻油雞都是不錯的選擇,可以加入當季盛產的蔬菜,營養價值更高。  

食材寒熱屬性:影響腸胃耐受性的關鍵

中醫認為,食物有寒熱屬性,並非迷信,而是會影響腸胃道的耐受性。   例如,苦瓜雖然利尿,但過量食用可能導致胃寒。   胃寒並非單純因為壞菌多,可能是長期飲食習慣不良導致胃黏膜受損,影響胃的消化能力。   如果經常在餐後感到脹氣,可能是消化酵素不足。   建議在餐後吃木瓜或奇異果等高酵素水果,但避免空腹食用,以免刺激胃黏膜。  

持續運動,促進循環

除了飲食,運動也是養生的重要一環。   運動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和水分循環,建議養成規律運動習慣,例如超慢跑、腳踏車等。  

節氣養生是老祖宗累積的智慧結晶,透過觀察自然變化,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達到身心平衡的境界。   讓我們一起學習順應四季變化,吃出健康好氣色!

內容整理自 Emma Talks podcast – 【S2EP.7】跟著節氣調養身息,抓對重點、節氣食療沒那麼複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