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每個壞日子變成好日子 Face a bad day with a good attitude

by | 6 月 4, 2022 | 營養, 勤動, 活絡芳療 | 0 comments

逆境更需要內心力量維持正向思考

陳韻帆 營養師

成為母親之後,我更用心去體會生活、好好的活著,想從自己的成長過程,抽絲剝繭,找到現行思考或行為模式的蛛絲馬跡,希望能把過往經驗去蕪存菁,好的都留給孩子。

我並非心理或教育專家,也沒有真正尋求心理諮商的協助,無法理性客觀的分析自己,但我知道是,在內心力量的帶領下,適應環境的變化、維持正向的思考;相信「現在的辛苦都是為了美好的將來」,感激上天的安排造化,更感謝自己的勇敢,不畏改變,逐步踏實,從過去、到現在,秉持希望期待著每一天的到來。

希望我的人生經驗,能帶給孩子更多生命的彈性與力量,讓孩子的生命發光發熱。

別活在別人的評價裡,Face a bad day with a good attitude

也許是傳統教養不習慣誇獎孩子、或是我那年代的父母真的太忙,孩子生得多、無瑕花太多時間觀察孩子、陪伴孩子、輔導孩子;我清楚記得小時候,常常嫉妒姊姊,也羨慕妹妹,成長過程中沒有人告訴我要先愛自己、改變自己,才能實現自己。

「一枝草、一點露,生命自有出處」,父母親雖然工作忙碌、家中也經常吵吵鬧鬧,但感謝爸媽讓我接受良好的教育,明白知識是力量的基礎,在什麼事都做不好、也不會做之前,先把書唸好。

成為母親後,才回想過往,曾經閱讀過哪些類型的書?而這些書又帶來什麼?

記得小時候,總愛看偉人傳記及劉墉的勵志短文,悠遊在這些文字裡,總讓我振奮精神;雖然無法一一記得書中的內容,但在情緒受挫時靜心閱讀,書中的文字能鞏固我內心力量、幫助我渡過青澀歲月的「自卑情懷」。

從小,我就不是個有自信的孩子,天生氣質裡沒「自信」這項,也或許是因為原生家庭環境造成;在成長過程中,容易自卑、也容易被負面情緒困擾,在乎別人眼中的自己,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該怎麼做才能更好,常因情緒干擾而原地打轉,遲遲無法行動,浪費太多時間在憂傷。(應該早點開竅,擺脫別人對自己的評價。)

沒有人天生就是贏家,能勇敢檢視自己失敗的缺點,有計劃地逐次修改,才能越接近成功,解決「自卑」的方法就是「面對自己,改變自己」。

肯定自己過程中所做的努力

人的生命說長不算長、說短也不算短,小時候常常期待趕快長大、儘快擺脫父母,成為自己的主人,成年後,卻感到時光飛逝,時間永遠都不夠用呢。

也是在成為母親之後,才悟出這道理,希望能給孩子一些建議,年輕時就是要一直一直努力的學習、努力的執行、努力的累積自己多方的能力、長大後才運用自己的能力、累積自己的經驗、用智慧借力使力,達成人生目標,協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當我們開始肯定自己、掌握自己能力所及、懂的運用周遭的資源後,會發現時間變得很不夠用,一點都不能浪費。

如果把40歲當作人生的分水嶺,40歲前行動比思考重要、過程比結果更重要,一直做、重複做都沒關係,只要有用心、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不需要斜槓人生,反而應該把人生的基礎、架構扎穩,人生才能越走越順。

最重要的是肯定自己過程中所做的努力,不輕易的否定自己,經歷過才能專換成生命的養分,「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人若精彩,天自安排」。

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生命故事

我的工作是針對個案的健康狀況,給予「可執行」的生活型態建議,得考量個案的個性與生活,去設計專屬於每個人的健康計畫;也因此,得要好好的傾聽、整理、同理,才能思考該給予個案什麼「錦囊妙方」,每一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生命故事。

沒有一百分的身體、也沒有一百分的人生,怎麼把手中的那付牌打好,端看自己的抗壓與耐挫性,是否能在人生的低潮中站起來,關鍵在於是否「愛自己」,把「身」、「心」都照顧好,才能讓「靈」平靜下來。

因為孩子,經歷了一些教養上的挫折,在諮詢專家的過程中,聽到了一句很耐人尋味的話:「人生不快樂的事情太多了,如果想要快樂,必須先學會忽略『不快樂』。」

把力量帶給需要幫助的人,以喜悅的心看清事情本來面目,在菩提樹下捻花惹草

決定創業前,一位疼愛我的長輩,說一句話,創業成功的秘訣在「做別人需要的、不是做自己想要的」,把力量帶給需要幫助的人,凡事用喜悅的心看清事情本來面目,擷取好的善緣,人生自然順遂、平安。

佛陀說:「我們的心要像鏡子一樣清淨,不因自己的渴望貪慾有所期待,不要由外在情境合不合乎自己的想望而生心,應無所往而生其心」。

日子應該越活越平靜、內心應該越活越清明,芒種是一年中第 8 個節氣,一年已過 1/3,這兩年的疫情讓世界起了大變化,變於不變最終都回到眼前當下的自己是否都能活在當下,享受生命的美好。

延伸閱讀:減壓生活、別努力過度!不快不慢剛剛好就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