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身抗老從腸胃道保養開始

by | 5 月 18, 2021 | 營養, 營養基本學分, 營養處方籤 | 0 comments

腸胃道是人體主要的消化器官,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它同時也是最大的免疫器官

食物經由口腔進入後,到達腸胃道消化吸收,最後從肛門排泄出廢物、渣滓。這個過程中,人體除了可獲得食物的營養成分與能量外,對身體不利的病菌、內毒素也都全積聚在這裡。

西語有云:「You are what you eat.」,我們吃進什麼東西,好的壞的都會影響身體,所以腸胃道對於人體健康相當重要。

腸胃道好不好,跟人體與生俱來的基因、代謝及內分泌都有關連,但是後天的食物、消化液分泌及腸胃環境(養好菌)的影響更甚於天生的條件,只不過後天腸胃環境的培養,卻是我們自己可以掌控的。

好的腸胃道壞的腸胃道
改變身體肌肉、脂肪組成三酸甘油酯含量上升,體內脂肪囤積,導致游離性脂肪酸使用量降低,增加熱量吸收
腸道好菌愈多,可扭轉腸胃道發酵反應,幫助減少體內毒素腸道壞菌愈多,將傷害腸黏膜,造成黏膜愈來愈薄,通透性大增,體內毒素容易進入
加強腦部對食物慾望的控制食慾控制能力降低,血糖穩定度也較差
增加能量代謝率,不易發胖因脂肪代謝不良,導致脂肪肝或發炎因子生成,最終造成肝臟發炎

許多民眾因為對照腸鏡、胃鏡感到恐懼,而不願意進行例行的腸胃道檢查,導致很多時候都是腸胃道出現警訊症狀後,才就醫檢查治療,往往錯失最佳時機。殊不知,腸胃鏡檢查可觀察到許多初期病變,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例如腸胃息肉,臨床建議發現息肉的當下,若有一併施行切片檢驗並顯示為良性者,應2年後再檢查一次;假如沒有做切片者,則應1年後再行腸胃鏡檢查,以確保息肉狀況,避免癌變。

腸胃道息肉的生成除了與家族基因有關,另與飲食精緻化、高油、高糖、低纖的關係也呈正相關,因此除了定期腸胃鏡檢查外,平時更應做好腸胃道保健。

腸胃道保養三步驟

腸道的健康與否,在自我照護方面,可從觀察自己的排便頻率及排便形態看出一些端倪;另外,腸胃的蠕動深受壓力、運動頻率及腸胃道好壞菌比例等影響,為想改善腸胃道健康,應從「飲食」、「生活型態」與「運動」著手,只要依照這三大方向,照顧好您的腸胃道,身體自然好,愉快又抗老。
飲食(3個月飲食調整方法)

低醣飲食
低醣飲食

第一個月:避開過敏原‧修補腸胃組織與黏膜

避開過敏原:過敏不只會發生在呼吸道、皮膚等處,腸胃道也會出現,一旦腸胃道過敏將會降低腸黏膜的屏障作用,體內毒素、壞菌、病毒自由進入,免疫功能下降,因此每個人都必須了解自己的過敏原,飲食中特別注意。

  • 動物性食物過敏原:帶殼海鮮、蛋白、蛋黃、牛奶等。
  • 植物性食物過敏原:菇類、小麥、堅果等。
  • 其他食物過敏原:加工罐頭、含酒精飲品、含咖啡因飲品等。
  • 修補腸胃組織與黏膜:多吃好的食物可幫助修補組織黏膜。所謂「好」的食物不是指大魚大肉或精製食物,是指含有「高纖」的食物,例如全穀類、蔬菜、水果、堅果等,可增加體內膳食纖維。但要提醒的是,若身體出現發炎、疼痛或有腹瀉情況者,纖維質僅能適量補充。

另外,「小分子胺基酸」、「麩胺酸」、「維生素A」也都有助組織與腸黏膜的修復,建議從雞湯、滴雞精、經熬煮的粥品中獲取胺基酸與麩胺酸,紅蘿蔔、青花菜、南瓜、地瓜、菠菜中則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其中紅蘿蔔是最好的維生素A來源。

腸胃炎
腸胃炎

第二個月:養好菌‧養好腸胃環境

優格、優酪乳、養樂多中所含有的乳酸菌是補充益生菌最方便的方法,也可從市面上的保健食品中獲得。補充益生菌可促進腸胃道菌種平衡,抑制壞菌生長,加強免疫功能,促進消化功能,改善腹瀉、便秘等腸胃症狀。

第三個月:增強消化‧平衡消化液的分泌

飲食過快、缺乏細嚼慢嚥、高油、高糖飲食會促進胃酸分泌,腸胃道發酵環境受到改變,壞菌孳生、消化酵素分泌量驟減,最終導致消化不良,引發一連串腸胃大大小小的毛病。建議增加全穀物的攝取,以增加消化酵素,不習慣全穀物者,可先從半白米半糙米開始,再慢慢增加糙米、減少精製白米份量。

市售消化酵素營養補充品並非良好的酵素來源,其中多含有高糖,缺乏蛋白酶,僅會增加熱量,卻對增加消化酵素的幫助並不大,應從天然食物中補充才可達到較佳的效果。

生活型態:工作壓力、快食外食文化都是腸胃道保健的禍害,適度減壓、減少外食、細嚼慢嚥有助改善腸胃道;宿便會增加腸胃道細菌與病毒滋生,應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運動:可刺激腸胃蠕動,促進消化作用,每天定量運動將能保持心情愉悅、減少壓力、為腸胃道保健做好把關工作。

延伸閱讀:抗老有活力該怎麼吃?營養師給的 8 項飲食生活建議!

延伸閱讀